发布时间:2025-06-20 01:11:22 来源:乐鱼全站手机网页登录
夜幕降临,当夏日的暑气被丝丝凉风吹散,在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卷烟厂厂区,来自绿色电网和自建光伏发电项目的电流点亮一盏盏路灯,给这个零碳园区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。
自2024年11月入选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筹建单位以来,阜阳卷烟厂以建立长期稳定的绿色电力供应机制为目标,积极探索绿色电力在卷烟工厂中的应用,绿电使用量同比增长约4倍。
近年来,安徽中烟坚决落实“双碳”工作部署,以“一创六强”发展的策略为引领,以创新引领力为抓手,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,深入推动绿色工厂、零碳工厂建设,汇聚绿色发展动能。“绿色是高水平发展的底色,减碳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。我们要做绿色低碳的坚定行动派。”安徽中烟党组书记、总经理王玉立说。
聚焦绿色低碳发展,安徽中烟坚持创新驱动,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转型发展全过程,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,统筹推进节能降碳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,以发展“含绿量”“含新量”提升企业高水平发展“含金量”,为推进烟草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安徽智慧、安徽方案和安徽力量。
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,既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远见,确保发展的策略的连续性和稳定能力,又要立足真实的情况,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。
安徽中烟锚定“双碳”目标,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“十四五”规划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、“一创六强”发展的策略之中,理清工作思路,强化顶层设计,建立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、一体推进、一体考核的绿色发展长效机制。
围绕企业“十四五”“双碳”目标,安徽中烟审时度势制定了《安徽中烟节能减碳行动方案(2021~2025)》。在此基础上,制造管理部立足各厂实际,每年制定下发能源资源配置方案和绿色低碳能源实施方案,进行一体部署,确定年度任务清单,明确核心目标、主攻方向,确保绿色发展任务落细落实。
对标国际新版能源管理体系标准,安徽中烟系统构建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,一体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能源资源高效利用,逐步夯实管理根基。通过开展能源评审、工艺评价和过程检查,持续提升能源管控绩效;制定清洁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制度,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;建立能源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模式,从能源供应、转换、使用、回收、循环利用等全流程入手,推动能源精细化管理。
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为将责任落到实处,安徽中烟构建起三级联动的“双碳”工作组织,制定年度节能减排绩效考核细则,建立“目标—督导—考核”闭环机制,确保责任到岗、任务到人。公司层面成立由王玉立牵头的“双碳”领导小组,统筹制定战略规划、资源配置和考核标准;工厂层面设立党委书记、厂长牵头的“双碳”工作小组,以“一厂一策”推动绿色转型;各部门、各车间设立管理专员,压紧压实责任。
凝聚共识,形成合力。安徽中烟注重文化培育,通过专题培训、技能竞赛、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,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、落在平常,推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,让绿色发展、精益管控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在卷烟厂推行“两班制”、部分工厂实施技改的情况下,安徽中烟能源耗用总量连续四年保持平稳下降。2024年,安徽中烟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优于行业中等水准,单位产量碳排放位列行业前三;单箱综合能耗、单箱碳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9.54%和22.79%,减污降碳工作成效显著。
安徽方案——抓住绿色发展“牛鼻子”,促能源结构转型,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升级
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绿色工厂、零碳工厂,是公司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。“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。对于安徽中烟来说,创新既包括能源、技术的新,也包括模式的新。”制造管理部部长徐迎波说。
近年来,安徽中烟坚持系统观念,以能源结构转型为抓手,积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、供能模式创新、技术工艺升级,把好供能、用能、回能三个关口,实现“能耗双控”向“碳排放双控”转变。
围绕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这一衡量企业能源结构的关键指标,安徽中烟持续加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应:建成、在建和拟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7个,预计年发电量约550万度,阜阳卷烟厂成为行业内率先规模化应用光伏发电的卷烟工厂之一;通过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办公区域空调冷热源全覆盖,蚌埠卷烟厂年节约电费100万元以上;多厂探索应用生物质热电厂发电余热替代原有天然气锅炉供热,年减少碳排放量3312吨。2024年,安徽中烟非化石能源消费量比重提升至13.37%。
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供能、精益用能柔性化能源供给模式,是推动绿色节能降碳的有效途径。
安徽中烟通过推动能源管理指标的分级管控、动态跟踪和实时纠偏,推进节拍化、准时化生产,探索单机设备智能化调节和控制,实现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的“按需供能、精准调控”。
在芜湖卷烟厂,针对生产产品规格多、生产组织不平衡造成的能耗增加问题,他们结合卷包车间、制丝车间、动力车间和物流中心用能需求的差异性,搭建出锅炉、空调、空压三套柔性化动态供能模型,实现能源供给与需求匹配更加合理与经济。通过不断改善,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一下子就下降,年节约电费200万元以上。
阜阳卷烟厂推广使用光导管、太阳能路灯,年节约电量11.6万千瓦时。他们搭建的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、移动端一键操作。对此,动力车间维修工宋健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灯光变得“特别懂事儿”。
需要局部作业时,轻点平板电脑上的指令,对应区域的灯光立马精准点亮,不用像以前全开全关,也省去了来来手动调节的麻烦,而且白天照明随着光照强度自动调光,晚上照明实现人到灯亮、人走灯灭。“现在干活儿光线舒服,而且减少了费电量,操作更有‘科技感’,工作效率更加高了。”宋健宝说。
在能源回收循环利用方面,安徽中烟有效挖掘冷凝水、生产废水、排烟排潮等余热、余冷、余压的利用潜力,想方设法提升能源综合利用率。
阜阳卷烟厂实行蒸汽冷凝水综合利用模式,将冷凝水大范围的应用于空调加热、锅炉补水等环节,每年回收利用量8400吨,形成了“用能—回能—再用能”的能源循环链条。蚌埠卷烟厂通过完善制冷机传感器配置,优化控制逻辑,以需求为导向,实现了水温动态调控,年节约费用20余万元。
以产业升级为主线,安徽中烟将一体推进全产业链绿色化低碳化视为必要之举,构建了覆盖“产品研制、原料储存、生产制造、物流配送、废弃物利用、末端治理”的绿色发展闭环。
在研发绿色升级方面,他们围绕绿色材料研发和工艺优化,开展降焦基材等关键技术攻关,推行水性油墨印刷包装设计,应用环保纸张、可降解薄膜等,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环境污染。
在原料绿色养护方面,构建原料仓储养护智能管控系统,实现仓储环境全要素感知、养护管理全过程监管。积极打造生态养护体系,推动虫害防治向物理隔离与生态调控转变。
在制造绿色转型方面,对标国家绿色制造体系,系统谋划和推进绿色工厂建设,2024年公司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分别下降36.56%、23.76%。
在物流绿色发展方面,构建“135”(1个管理指挥中心,省内集散、省外集散、省内集并3个中心,5个卷烟厂)物流网络,实现省外订单响应速度提升66.67%,单箱运输费用降至44.54元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烟箱循环完成率连续4年位居行业前三。同时,建立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,积极促进物流领域的全环节绿色转型。
在废弃物绿色利用方面,深化烟草多用途利用研究,实现烟叶高值化循环利用和香料资源全利用,相关成果入选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典型案例。
在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方面,建设中水回用系统,搭建中水应用场景,实现污水零排放;响应建设水弹性城市的号召,扩大企业绿化覆盖率,提升碳汇能力,实施锅炉低氮改造,推进“无废工厂”建设;设计新工艺、研发新装备进行异味治理,达成污染“不出厂、不扰民”目标,破解卷烟厂异味污染难题。
安徽力量——用好绿色发展“驱动器”,推动“数”“绿”融合,为精准节能降碳赋能
在以智能化为支撑、推动“数”“绿”融合赋能精准节能降碳的道路上,安徽中烟充分挖掘、发挥数据价值,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,提高全过程生产效率和节能降碳水平。
强化数据治理,安徽中烟通过建设工控数字基础平台,建立能源、设备、质量等核心业务数据库,进一步打破“数据孤岛”,实现数据集成,奠定智能算法与模型应用的基础,为绿色转型提供数字支撑。
聚焦打造国产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样板工厂目标,滁州卷烟厂按照大工艺、大集控思路设计工艺装备线路,打造了工控数字平台,开发上千个数据模型,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数据集成共享和全面交互。
在能源管控环节,他们通过动力自控和能源管理系统,串联全厂能源全域数据,优化40余张能源基础报表,梳理11项功能流程。对接新MES系统,紧扣“保障排产计划的精准化生产”目标,以精准、科学保障能源为切入口,以能源设备智能化集控系统为基础,将制丝空调、空负压等能源设备纳入能源智能工单设计中,致力于提升“全面感知、智能协同”的能源数智化应用能力,为节能降碳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和决策支持。
在合肥卷烟厂锅炉房内的一块屏幕上,动力一体化管控平台清晰地显示着全厂水、电、汽的实时流量与能耗曲线。
锅炉维修工王汝宏盯着屏幕感慨:“蒸汽管网哪段压力不稳、哪里跑冒滴漏,以前全靠我们凭经验摸索,一经发现问题晚了,就会造成能源浪费。”
从凭经验到看数据,翔实的数据让节能不再是“开开关关”那么简单,而是精准调控、有据可依。“现在,平台把整个能管系统‘网’在一起,哪里有异常、哪里有节能空间,红黄绿标志显示得清清楚楚。”王汝宏说。
自2023年入选国家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以来,合肥卷烟厂以打造行业精智典范现代化工厂为目标,引入“源网荷”理念,建设动力一体化管控平台,自主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,实现全系统集成、设备群控、多模式保养等功能,有效破解了传统的“统计靠抄表,节能靠人看”“不好管控,一关了之”等能源管理难题。
随着绿色化数字化进一步深度融合,推广使用智控空调、建设“绿色站房”等慢慢的变多的绿色应用场景在安徽中烟不断涌现。阜阳卷烟厂创新打造“黑灯仓库”“有感月台”“无感出库”等应用场景,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无照明作业,成品出库作业效率提升63%,成为行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。
安徽中烟还积极探索低碳应用服务,落实集约化部署要求,通过租赁方式将云平台托管,利用行业外运营商规模化节能技术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接入能力,降低基础设施碳排放,提高成本节约效益。
“国家级绿色工厂”、中国工业碳达峰“领跑者”企业、“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标识”……一个个“绿色头衔”,见证了安徽中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成效。王玉立表示,下一步将紧紧围绕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,将绿色发展作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,深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、层级跃升、提质增效,为行业提供更多可借鉴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绿色发展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