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游会登录:东宝要闻
来源:九游会登录
九游会官网:
五年砥砺,“绿宝石”的淬炼与绽放——“十四五”期间京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回眸
“十四五”时期,京山市贯彻落实省委、荆门市委工作要求,紧紧围绕“一城市三基地”建设,聚焦智能轻工装备、光伏·锂电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,坚定不移促转型、坚持不懈优环境、坚守初心惠民生,确保经济稳步发展、群众安居乐业。
素有“荆楚绿宝石”美誉的京山市,“十四五”以来,立足湖北所需、荆门所能、群众所盼、未来所向,在建功示范区中奋勇争先,以一域之力为全域添彩。

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石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京山市以主导产业重点突破带动县域经济整体提升,主动对接全省“51020”现代产业集群和荆门“4211”现代产业体系,全方面提升产业层级、经济量级、城市能级。
京山市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。坚持技改提能、智造焕新,以京山轻机为龙头,加快包装机械、锅炉辅机、物流搬运三大产业转型升级,推动新的工业母机集群化发展。该市还推动光伏·锂电新能源产业成长壮大。突出聚链成群、集群成势,以一道新能、雄韬锂电为龙头,加快培育百亿企业、壮大产业集群,支持一道新能打造华中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光伏产业供应链。
在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山基地,占地数百亩的生产车间里,一个个智能机械手挥舞不停,有条不紊地控制切割、串焊、叠焊、层压等20多道工序,一片片光伏组件有序下线。

京山市地处鄂中“旱包子”地区,年均日照时数达1910小时,光照资源较好。2022年,该市抢抓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风口,引进国内光伏制造头部企业一道新能源。

2023年5月,总投资20亿元的一期项目建成投产。2023年10月,该公司追加40亿元投资,启动二期项目,2024年7月建成投产。“每14秒下线一片光伏组件,一分钟就下线块。”指着车间内的自动生产线,该公司行政经理胡稳兵说。
在位于京山经济开发区的湖北艾克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,各机台工人正忙碌作业;成品发货区,仓管人员正为一辆发往海南的大货车装货。

湖北艾克电缆有限公司占地100亩,是专业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矿物质绝缘电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于2021年1月建成投产。当前企业产销两旺,周末常加班赶货。” 该公司董事长曹茂龙介绍道。
“我们定期组织工人对池内进行清理,为合作社养殖的甲鱼提供健康生态的生长环境。”在京山市永兴街道盘堰村党支部书记刘敲说。
中华鳖特色生态养殖,相对于市场上的大棚温室养殖污染更少、养殖模式更可持续,因鳖体型匀称、色泽光亮、口感胶质可口等特点,备受市场青睐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京山市农业发展成效显著,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强县工程考核先进县(市、区)。
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夯实。粮食产量实现“二十连丰”,2024年粮食总产达66.36万吨;建成高标准农田121.77万亩,约占耕地总面积77%;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.78%。
特色产业集群加速成型。构建“2+4”特色农业体系,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增至72家。其中,京山桥米种植培养面积增至55万亩;京山禽蛋产量达到6.38万吨,“京山鸡蛋”成为亚残运会专供蛋品;京山乌龟产量达到1857吨,入选湖北省“十大楚药”。
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。累计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70个,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9.2%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%,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激励县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京山市聚焦“民之所盼”、保障“民之所享”、深化“民之所需”,积极办好民生实事,持续改善民生福祉,提升百姓幸福感,取得显著成效。
“我们初步建立了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养老服务体系,建成幸福里食堂27个。”京山市民政局副局长高世义介绍。

中午时分,走进京山市新市街道城畈社区幸福里食堂,不少老人正围坐用餐,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。此处食堂,以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”为依托,采取全托、上门等方式,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服务。解决高龄、失能、独居、困难等老年人的吃饭问题,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。
京山市持续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,落实特困人员供养、孤儿养育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等标准与低保标准紧密挂钩的调整机制,实现各类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水平同步增长,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805元/人·月、675元/人·月,较“十三五”末提高20%、35%。同时,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,已实现失能、失智和高龄兜底保障老年人全部集中供养,在荆门市率先建成京山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,实现智慧养老一键启动。累计建成幸福里食堂27个,引进湖北五谷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打造主城区“1+7”幸福里食堂模式。
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环,京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非常关注。该项目位于温泉街道,占地面积15.2万平方米,规划床位1557张,由门急诊综合楼、医技楼、住院楼、传染病大楼及附属用房等组成。新院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,将极大提升该市公共卫生突发救治能力,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

基础先行筑牢发展支撑,交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。2025年8月,327省道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改线工程完工通车。该工程路线公里,按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。该工程不仅完善了京山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,还为京山市文化旅游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京山市全面落实省市下达的公路建养任务,先后完成G347改扩建工程、S327京山三阳至钟祥客店段、京山大道路面改善工程、随岳和武荆连接线养护工程等国省干线个。完成市域旅游环线罗店石板至天王段、新市天王至绿林高枧段、钱场七宝山至空山洞段、X206旅游环线杨集段、环惠亭湖旅游环线个。完成京山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园物流项目1个。
在教育方面,“十四五”期间,京山市教育发展指标稳中向好;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提升;办学条件显著改善。通过多措并举,该市新增公办幼儿学位2000余个;新改扩建学校11所,新增学位7000余个。
春赏百花秋观叶、冬泡温泉夏漂流、一年四季打网球。这是京山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该市锚定“中国网球运动休闲特色城市”战略定位,着力探索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模式,先后被评为“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”“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基地”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的潜在能力百强县市”。
文化事业繁荣发展,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升级。京山市建成“文化新三馆”(新博物馆、图书馆、非遗展览馆)、“体育新三馆”(新文体中心、国际网球赛事中心、游泳健身中心),万人公共文化场馆面积585平方米,位居全省第三,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提升。
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质增效,特色IP影响力扩大。大遗址保护成效显著,有力推进了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,建成了集考古、研学、教育、游憩为一体的高品质文化空间。红色文化活化创新,串联小焕岭、八字门等革命旧址,打造“红色精品旅游线路”,推动革命文物与研学旅游融合。

文旅产业突破发展,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。以“一核两极五廊”为骨架,贯通71.7公里市域旅游大环线,串联荆网小镇、绿林景区等8大核心景点,形成“市内1小时通达、重点景区无缝衔接”的全域旅游交通闭环。重点项目集群式落地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投资120亿元建成了京山农场、天沐温泉、苏家垄遗址公园、国际网球赛事中心等20个重点项目,形成了一批网红景点,为历次五年计划中新增项目最多的时期,构建“文化体验+生态度假+运动休闲”多元业态体系。产业规模稳步增长,旅游收入年均增长8.3%,连续4年跻身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的潜在能力百强县市,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稳步的增长新引擎。
体育事业强势跨越,网球特色全国领先。2025年9月20日至28日,2025京山网球公开赛在京山网球训练基地举行,赛事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网球运动员参加。京山网球爱好者已超过10万,是全国万人场地设施比和网球运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京山市以网球运动为突破口,实现体育事业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全域领先”的历史性跨越;形成“国际赛事场馆+专业训练基地+基层运动场地”多层次体系;形成“网球+赛事+文旅+培训+装备制造”的全产业布局。通过推出网旅融合套餐、打造夜市经济圈等消费场景,“网球+”多元效应持续释放,实现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京山市交出了一份经济韧性强劲、产业活力迸发、民生保障有力的时代答卷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全市上下将以更昂扬的姿态、更坚实的步伐,为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贡献京山力量。
【责任编辑】



